3 2 1
 
123

关于我们

 
    

山东超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和新能源为主要业务方向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华为、华三、巨人等业界知名公司前员工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整。

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立足山东,为全国客户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新能源等业务领域的咨询、设计和工程服务。

主营业务包括:

l 信息化设备代理和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代理了华为和华三的全线网络设备和无线设备、清华同方的综合布线设备,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化系统的咨询、设计、安装、调试、维保等技术服务。

l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咨询、设计、专业承包和技术服务等。

l 新能源设备代理。目前代理了天舒公司的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以及泳池恒温除湿设备。


l “互联网+”热泵解决方案和工程实施服务。基于公司在建筑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深入整合自动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热泵技术,构建既节能环保又可以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的“互联网+”热泵解决方案。在精确实时控制温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和管理人员成本。

新闻中心

芯片设计企业依然是当前AI芯片市场的主要力量,包括英伟达、英特尔、AMD、高通、三星、恩智浦、博通、华为海思、联发科、Marvell(美满)、赛灵思等,另外,还包括不直接参与芯片设计,只做芯片IP授权的ARM公司。其中,英伟达、英特尔竞争力较强。 市场根据AI芯片功能及部署场景将AI芯片分为:训练/推断、云端/终端两个维度进行划分。训练端由于需要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因此对于硬件的算力、计算精度,以及数据存储和带宽等都有较高要求,此外在云端的训练芯片应该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编程能力。推理端对于硬件性能要求没有推断端高,实证证明一定范围的低精度运算可达到同等推理效果,但同时这要求模型训练精度要达到较高水平。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整体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0亿美元,到2022年,全球整体AI芯片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52亿美元,CAGR大于55%。 2017-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自从50多年前集成电路被发明之后,芯片产业一直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多年的内战,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没有能够抓住芯片产业刚刚兴起的契机。而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在世界站稳脚跟,中国各界也没有对芯片这类投资风险高的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更加难以打破巨头的垄断。以至于到现在,国人用的芯片还基本都是进口芯片,几乎看不见国产芯片的身影。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核心芯片集成能力上大幅提升,但由于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缺失,因此在实际设计和生产中仍需要大量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和产品。另外,从产业链来看,AI芯片可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3个主要环节,其中设计环节需要EDA和逻辑电路设计验证等软硬件平台的支撑,芯片制造和封装环节需要相关材料和技术的支撑。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的投入,接下来几年将是我国AI芯片技术和市场成熟的重要阶段,未来产业竞争格局将取决于这几年各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抓住这一时间窗口,坚持集成创新的思路,通过引人成熟技术,实现AI芯片产业的“弯道超车”。 根据调研数据机构赛迪顾问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AI芯片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达到80.08亿元,同比增长50.2%。   2017-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AI芯片企业主要聚集在北京市、上海市、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省地区。这四个地区凭借各自的优势培养或者吸引了一大批AI芯片企业。如北京市是AI人才和企业集聚地,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等全国领先,这就为AI芯片设计或者制造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AI芯片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而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集聚地,产业链完善,为AI芯片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先天优势。 从区域结构上看,2018年我国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稳居AI芯片区域市场三甲。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8%、30.6%和29.3%。在市场增速方面,随着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加快投入建设,西南、西北地区云端AI芯片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区域市场份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成熟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在CPU、GPU、DSP处理器设计上一直处于追赶地位,绝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依靠国外的IP核设计芯片,在自主创新上受到极大影响。但是,人工智能的兴起,给中国在处理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提供了绝佳机会。 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于面向行业应用阶段,生态上尚未形成垄断,国产处理器厂商与国外竞争对手在人工智能这一赛道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基于新兴技术和应用市场,中国在建立人工智能生态圈上将大有可为。 受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与升级、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AI芯片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成熟。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2024年,市场将达785亿。   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人工智能 AI芯片 出自:CPS中安网 5G将成为创建真正智慧城市的催化剂。在不久的将来,5G和智慧城市将变得相互依赖,甚至成为彼此的代名词。 世界见证了智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这些智慧城市将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快速的运算速度来运行。5G连接将成为智慧城市各个方面高效、顺畅工作的基础。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其他先进技术可以在5G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而这些技术可以将智慧城市发展到难以想象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大力投资,有效地规划智慧城市的发展和运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智慧城市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必须加以克服,以确保其有效运作。 智慧城市面临的连接性挑战 智慧城市的运行依赖于智能设备,而智能设备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智能设备连接、交互和共享数据的小工具。由于这些智能设备依赖于网络连接,因此快速的网络连接将变得非常必要。然而,对于当前的技术(例如4G),缓慢的网络速度和高延迟仍然是这些设备面临的巨大问题,这可能导致其进程和通信延迟。在需要立即分析、处理和传输数据的紧急情况下,这种延迟通信可能是有害的。与4G网络相比,5G可以提供更快的速度,因此可以帮助克服连接性和数据传输问题。在5G网络上,设备的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速度将显著提高,因此,它可以极大地促进智慧城市的运作。通过整合5G服务,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医疗和急救服务、教育,甚至智能家居的功能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5G与智慧城市发展 5G通过为智能设备提供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低延迟和更好的连接性,显著地改善了智慧城市的功能。智能设备是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的核心,而5G将有助于智慧城市利用这些设备的真正潜力。以下是5G和智慧城市发展可以携手并进的一些方式。 1、智能交通 高效的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顺利运行的关键要求。随着未来交通的自主化和互联化,使用5G等先进的互联技术将成为当务之急。5G设备的实施将不仅限于车辆,而且还可以用于部署在路口、道路和人行道上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系统。这些设备收集的数据不仅庞大,而且还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避免出现不良情况。由于5G承诺的速度比4G快100倍,因此它被证明是可靠的网络连接来源。驾驶员和政府当局可以使用5G技术来实时监控道路状况,以发现事故或拥堵。有益的部分将是应急响应服务,因为它们可以缩短到事故或医疗中心的确切路线,从而可以挽救宝贵的生命。5G技术可以使无人驾驶汽车、自动信号和交通管理的全自动交通系统成为可能,而智慧城市则可以拥有更安全的交通系统。 2、智能家居 居民是任何城市的核心受益者,而这些居民的家庭将由能够执行各种任务的智能设备管理。5G可以证明是连接这些智能设备的关键要素。智能家居中的智能设备范围将从智能扬声器、智能空调到智能冰箱不等。基本上,每个设备或对象都可以作为未来潜在的智能设备。借助5G技术,这些设备可以在彼此之间即时传输数据,并以低延迟传输到数据服务器。这将显著提高设备的响应能力,并最终改善设备的输出。如果5G技术被整合到这些智能设备中,用户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他们的工作。随着雾和边缘计算引入物联网设备,5G可以在这些设备的速度、响应能力和整体性能方面创造奇迹。 3、智能教育 教育技术是教育的未来。教育技术依靠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来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随着5G的引入,上述技术的可交付性进一步增强。与4G技术相比,智能设备生成的数据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分析和处理。教育部门的基本技术应用,如举办讲座的视频通话,可以通过5G技术得到显著增强。与当前使用的通信模式相比,5G提供了更好的清晰度和最小延迟,这大大消除了教育部门目前面临的网络速度和连接问题所造成的障碍。如果5G技术可以证明是智能教室的有效而可靠的手段,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4、智能节能 智慧城市在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正在跨越式发展。事实证明,智慧城市是我们进行节能努力的推动力。通过收集并使用车辆和行人移动的数据,可以对智能路灯进行编程,使其在交通流量较低的区域变暗甚至关闭,如果传感器检测到附近有任何活动,则可以快速将其打开。凭借5G技术提供的快速速度,它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打开或关闭电子设备。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也可以遵循同样的原则,为节能做出贡献。每个阶段的能源节约最终在一段时间内成倍增加。 5G解决方案已经在各大城市推出。最终,5G和智慧城市可以为“智慧国家”铺平道路,在那里,每个城镇和社区都将“智能化”。 出自:CPS中安网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崛起,割据势力之间争斗兼并不断,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三方割据政权最终留下,此后三方势力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争夺,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二十一世纪的如今,在人工智能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仿佛可以再次看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呈现,而发生这一幕的却是在当下最为火热的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领域。 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技术经过早期的研发、实践,目前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商业落地阶段。而在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初期,只有寥寥数家企业参与其中,当技术发展愈发成熟,应用前景愈发显现时,众多企业玩家纷纷入局参战,通过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攻城掠地,争先抢占人脸识别商业落地场景。 从目前人脸识别产业链所处中下游位置及终端用户触达层面来看,可将人脸识别企业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以核心识别算法为主打优势的初创企业技术型阵营;拥有庞大数据积累资源和资金研发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生态型阵营;以硬件设备生产制造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制造型阵营。 技术型:初创企业的崛起 根据亿欧智库最新发布的《2019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初创企业TOP10融资金额合计约达350亿元,其中TOP3企业的融资金额合计超过300亿元,吸金能力惊人。 现如今,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靠的不仅仅是动人的创业“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拥有真正发展前景的技术实力,离开了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和商业落地的可行性,一切都是空谈。 从TOP10融资企业来看,汉柏科技最早成立于2009年,最晚的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TOP3企业商汤、旷视、依图分别成立于2014年、2011年和2012年,以上都属于典型的人脸识别早期初创公司。各家依靠识别算法方面的研发投入,在检测率、误检率、漏检率、检测速度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先度。 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是初创企业的最大特点,但如果只是单一的技术领先,却没有落地应用中的硬件产品作为发展载体,也可能成为技术型企业的致命缺陷。就像熟读兵法,善于排兵布阵的将军,如果缺少冲锋陷阵的将士,也难免会陷入尴尬之境。 纯靠软件为生的技术企业在整体产业链中的价值环节相对薄弱,无法通过硬件产品打通下游应用,就无法实现多元场景融合渗透,竞争实力将明显受限。 因此,技术型企业通常选择与硬件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之间进行合作,赋能产品应用,布局多元化产品,以此延伸产业价值并实现终端用户触达;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选择依靠自身实力发展软硬一体设备,立足实现产业链全线贯通,典型代表如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 生态型:互联网企业的渗透 人脸识别在商业落地应用当中,不仅需要精准的算法技术,同样也需要庞大的用户数据做背后支撑。 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经过多年的产业深耕,分别形成了各自强大的企业生态,并积累了丰富的用户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服务生态,同时还可以依托企业成熟的生态领域和庞大的数据资源池,快速实现场景渗透和应用落地。 2015年,阿里巴巴发布由蚂蚁金服与Face++合作研发的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Smile to Pay”;2017年6月,阿里云正式发布了“图像识别”和“人脸识别”两项视觉智能服务。 2012年,百度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全网人脸搜索引擎;2013年,百度媒体云正式推出人脸识别服务;2016年,包含人脸识别技术的百度大脑正式对外发布。 2012年,腾讯优图成立,2012-2013年之间,基于腾讯优图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在QQ空间中进行运用;2015年,腾讯优图开放平台V1.1全新发布,推出优图自研UFace深度人脸识别系统;2016年,腾讯优图团队独立升级为公司级的优图实验室,并发布全新3.0开放平台;2018年,腾讯优图实验室再次升级为腾讯计算机视觉研发中心,加码研发投入。 从互联网企业识别技术发展路径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一方面会同技术型企业加强在算法技术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可控。 依托丰富的互联网用户生态,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公有云平台快速对外开展人脸识别业务,同时通过内部多元化的互联网服务进行横向拓展,如人脸识别在阿里金融支付生态领域的应用延伸和在腾讯社交娱乐生态领域的应用延伸。 然而,由于没有成熟的全国销售渠道,同时也缺乏大型项目的承包能力和实施能力,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使得互联网企业在TO B和TO G业务领域显得尤为吃力。因此,互联网企业通常会选择与系统集成商合作,以此加强弥补人脸识别生态发展环节中的不足。 制造型:传统企业的进阶 传统设备制造企业体量巨大,拥有各自企业所在领域的特色优势硬件产品,在行业领域深耕多年,同时具备项目集成与实施能力。 根据亿欧智库最新发布的《2019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传统硬件设备上市企业中,目前主要涉及人脸识别技术的共计28家企业,亿欧智库根据企业所处产业链中下游位置,整理出2018年收入TOP 10相关企业。 从能力范围来看,10家企业即可提供硬件产品,同时也可提供综合型解决方案,并具备项目实施能力。相关代表产品有视频监控设备、金融自助服务设备、闸机出行设备等,涉及领域涵盖了目前人脸识别主要商业落地的安防、金融、交通出行、智慧园区等场景。 因此,传统设备制造企业只需通过人脸识别软件算法的开发植入,便可轻易实现商业应用。虽然目前传统设备制造企业所用的算法大多是通过同初创技术企业合作,联合研发、授权所得,但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核心人脸识别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争先打造基于自身算法能力的软硬一体化识别设备。 从技术优势来看,传统制造企业虽然短期内难以超越初创企业和互联网生态企业,但随着研发的投入和应用的实践,传统制造企业的识别技术将会快速得到完善和提升。 反观产品方面,传统企业的硬件产品完善程度、生产制造能力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渠道都是其余两大阵营企业短期内甚至中长期内都难以实现超越的。 以渠道建设为例,传统企业目前覆盖各自领域的全国销售网络不仅需要大量资金铺垫建设,更是企业经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经营积累所得,具备完善的销售、实施、服务等综合能力。 因此,传统制造企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上的追赶,便可依托自身的生产实施能力,快速实现所在领域的商业落地,抢占新兴市场份额,实现企业转型进阶。 结语 三大阵营企业各有特色,彼此之间相互交叉,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从长期发展来看,虽然目前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同其余两大阵营企业之间有相互合作和彼此依托的关系,但当人脸识别技术完善成熟且无实质性应用差异后,传统企业极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实现弯道超车。 在这片新兴崛起的市场之中,三大阵营企业各自不断发力,完善产业生态,凭借商业创新造就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但“三分天下”的格局是否会因技术的突破或者企业的崛起而就此打破,让大家共同拭目以待。 出自:CPS中安网 看斯坦福年度AI报告,AI进行中什么程度? 2019年即将完结倒计时,这漫长的一年里,关于AI的发展究竟是寒冬期还是蓬勃发展时代,一直有持不同观点的讨论。那么,在即将进入2020之际,或许从斯坦福年度最新发布的《斯坦福 2019 全球 AI 报告》中能够窥见,AI进行时发展到什么程度? 看全球 投资增长:自动驾驶为首 全球AI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度全球投资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其中AI相关创业投资超过370亿美元。全球范围看,对AI初创企业投资持续稳步上升,从2010年起年增长率超过48%。投资者青睐行业方向中,全球数据上,自动驾驶汽车获得投资最多,达77亿美元,占比9.9%。 业界论文:AI占比增加 由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AI论文只占不到1%,到目前发表的AI论文在所有论文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了两倍。报告中,从论文总数来看,AI论文增加占全球论文3%。 业界学术:AI会议增多 2019年,数据显示,AI学术会议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知名度上都有所提升。几年间,各种AI顶级学术会议的参加人数倍数增长,小型AI会议沙龙的出席人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教育领域:AI专业热捧 报告指出,在全球大学中,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入学率持续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成为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中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在研究生教育中,AI也成为备受热捧的专业。其中,AI专业受热捧与社会岗位需求有一定关联,事实上AI的劳动力需求也正在同步增长。 看中国 论文数量上升,居全球领先 据报告数据显示,就在今年,中国的论文数据量超过了十年间“论文发表大户”欧洲。一直以来,中国的政府附属机构对论文贡献占了大多数,自1998年以来,政府附属AI论文数量增长了300倍,企业AI论文同期增长了66倍。 初创企业获投资,高于全球均水平 从投资金额来看,中国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金额比西方更高。从2018年到2019年7月,中国共486家初创企业投资总额166亿美元比美国高201%,比全球水平高296%。从领域分布来看,中国初创企业的重点领域分布自动化/石油/和天然气、人脸识别、教育科技、自动驾驶和健康。而美国和欧洲初创企业分布重点则是时尚和零售技术、医疗、文本分析等。 当下的AI,并非寒冬,更方兴未艾。 总的来看,人们对AI期望值随着对AI认知加深,已经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期望值阶段。然而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中,高发频率出现各种令人失望的不尽人意,潜在的壁垒问题和风险浮现。    2019年这种AI遇冷的趋势显得更加明显,市场更加疲软,尽管资本市场和一些企业依然在坚持努力突围,而最典型的事实是,从2017年到2019年,AI投资融资事件频次跌落70%。因此,可以说,2019年AI一定程度上投资遇冷。 当然,这并全是意味着AI出路消极,根据这份2019年度AI报告所述,可知AI区域即将迎来蓬勃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已在AI教育和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过去几年相比,AI发展明显有着强势的延续。综上所述,当下AI 的发展是否居于积极蓬勃期尚未能够立下定论,但从我们可以得出的是,当下的 AI,并非寒冬,更方兴未艾。 出自:CPS中安网 2019年开启了倒计时,回首云计算市场,充满了变化与挑战。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也是云计算提速发展的关键之年,从云计算到5G+云计算,再到5G+AI+云,变的只是技术的优化升级,不变的是云计算将始终作为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的初心。 11月7日,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54.2亿美元。可见云市场的蛋糕在不断扩大,因此,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加码云市场,以期在5G规模部署前占据市场优势。 云计算下半场已启,5G+AI+云成重要引擎 10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较2017年增长39.2%,2019年产业规模预计超过千亿,达到1290.7亿元,到2021年,产业规模将破2000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以“5G+云+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它们的交叉融合,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础设施,也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借助云计算,企业可以更为轻松地解决流量的突发问题。比如说在2019年的天猫双11狂欢节中,云计算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成功的帮助平台抗下54.4万笔/秒的流量洪峰。 除了可以抗住巨大的流量外,云计算也在将触角运用到众多5G业务场景中,比如5G自动驾驶,通过车联网,车与车间可以通信,AI对实时场景和周围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边缘终端再通过车联网与云端连接,实现数据传输与回传,最终为驾驶员提供建议甚至是自动驾驶。又如5G智能医疗,此前的远程医疗手术充满了不确定性,原因在于4G网络承载的图像传输和时延无法满足手术要求,然而5G具备的eMBB、mMTC还是URLLC等特性都大幅改善了行业的底层连接环境,AI和云则聚焦行业提供具备智能化的高效处理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云计算领域会因为“5G+AI”的双重组合之下,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当前,云计算下半场已经全面开启,一方面,云+5G可为企业智能累积战略性数据资源;另一方面,AI的发展和普及亦需要云+5G搭桥铺路。如此看来,5G+云+AI已然成为了信息通信产业实现升级的“固定搭配”,也是实现数字化创新的融合驱动力。 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共存的,众所周知,5G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而5G的规模化运用会对云平台造成较大的冲击,不过只有云厂商跨越了这一规模门槛之后,才能够实现技术的全面创新。但不管怎样,“5G+AI+云”的发展战略始终是未来的云计算行业中的另一个潜在的需求。 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运营商开启“逆战”模式 有专家表示,我国云计算市场尚处于产业导入期,对标全球云计算发展史,未来国内云市场也会走向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华为云有望四分天下。 阿里云在国内具备先发优势,同时在PAAS层进行了大量技术研发与创新,具备高客户粘性,叠加国内政策导致国外云计算厂商入华面临较高壁垒,未来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龙头地位有望持续强化;腾讯云厚积薄发,借助其在云游戏和云视频方面的优势,以及微信、小程序等强大的生态转化能力,结合自有生态打造差异化竞争;金山云背靠WPS在政企市场发力,同时拥有西山居游戏和小米生态等,持续为IAAS导流;华为于2018年底重组了“Cloud&AI产品与服务”,2019年一季度又将IoT、私有云团队合入CloudBU,在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Atlas900(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和基于昇腾的华为云EI集群服务,大力发展AI+云,未来将以打造混合云为核心战略。 除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云厂商纷纷加码外,国内三大运营商在今年的云市场动作颇多。 11月15日,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重磅推出全新品牌——移动云,致力打造“5G时代,你身边的云”。这意味着移动云已升级为中国移动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各领域对外云服务的统一品牌,也标志着中国移动将在5G时代正式发力云计算。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吴世俊表示,移动云的目标是在三年内进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未来三年内云投资总规模在千亿元以上。 中国电信天翼云在技术上借助合作伙伴力量,助力政府及工业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打造云、5G、边缘计算等典型场景。经过十年深耕发展的天翼云已形成2+31+X全国资源布局,致力于打造了一朵无处不在的云。据IDC及信通院数据显示:天翼云公有云市场份额全球第七、全国排名第二,已成为国内第一阵营的云服务商。 中国联通是边缘计算试点方面的“先行兵”,在上海2019MWC展会期间,中国联通——正式揭牌“5G+边缘云业务运营中心”,以期通过MEC边缘云“1个业务运营中心、10个孵化基地、100个行业应用、1000个边缘节点”赋能5G千行百业。当前,联通MEC边缘云聚集了产业链上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已在国内20余个地市开展试点,陆续打造了智能场馆、智慧安防、智慧港口、智慧水利、智慧校园、云游戏云VR等应用示范标杆,为5G规模商用铺垫了应用之路。 云业务的不断发展会是运营商未来一段时期内所倚重的重要增收来源,但却要面对巨大的挑战和竞争,不过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网络资源优势在5G时代勇立潮头,“逆战”云市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石立峰表示,运营商可以通过“云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应用、云计算、管道和客户连接起来,提供端到端、完整、灵活、可扩展的方案。通过构建“云管端”协同的“网络+云”基础设施,将网络作为一种可配置、按需调用的服务给客户。 出自:CPS中安网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在世间万物快速更迭的时代里,从来不缺少概念。然而,新概念被孕育出来的那刻起,注定是旧概念没落和被遗忘的开始。“智慧城市”也难逃各种概念甚嚣尘上后,被遗忘和没落的宿命。 一直以来,城市的成长始终和信息技术的扩张紧密相关。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城市逐渐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城市形态也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姿态和定义——更智能的城市。从过去人们想象中的城市,到用眼睛看到的城市,再逐渐到由英国建筑师罗恩·赫伦所提出的“行走的城市”。城市从静态逐渐向动态延伸,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便利。而这所有集结了人类智慧的城市现状,都将会在“智慧城市”概念下,被人类“聪明”地完成。 所以,“智慧城市”,又可被称为“聪明的城市”。聪明,通常被称为有着生命体征和诸多身体感知的生物(人类)才有的特点,因此,城市也往往被众人赋予了生命。城市本身就是生命不断生长的结果,而“智慧城市”则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得以完善的过程。 2015年,时任谷歌董事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言,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对未来互联网的观点是:“我的答案非常简单,互联网将会消失。”时任苹果首席执行官的库克曾言,顾客应该放下手机,与朋友面对面交谈,或者像电影的老板所说的,电影千篇一律,人们应该多些时间阅读或散步。 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这不过是在反智能产品,以及智能产品逐渐“入侵”的“智能城市”——我们应该生活得有感情,惬意一些,将生命体征表达的更活跃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用意甚至目的非常明确:让智能产品逐渐融入到城市,让本来的传统城市,逐渐变得更智能,也更有人情味,在人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影响深远的技术是那些消失的技术。它们将自己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以至我们无可分辨。” 1、“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智能城市” 但是,今天的现状并非如此,今天的技术并未达到无缝智能交互的程度,即技术与生活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并未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当人类向技术(智能)发出讨伐的声音时,便说明了人与技术、技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并不是融合的。 所以,“智慧城市”不是智能化后的城市。只是将城市简单的智能化,是人与技术互相争战的开端,而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上个世纪,以发达国家为首,以世界为出发点,将建设“智慧的地球”为最终目的,开始引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来治理全球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大城市病”问题。因此,便由点带面地引出了更为具体的“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城市的智慧建设的观点。 “智慧城市”概念真正兴起的时间,可追溯至1993年。自从“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后,“智慧城市”建设便自该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许多发达国家首先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列当中,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地联系起来,智能化地作出反应,以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教育、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更好更智能化地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城市的智能化建设等。 从首先发轫于发达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发达国家在该概念下所作出的举措来看,“智慧城市”的确非常合乎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和管理的观点。所以,一直以来,“智慧城市”的真正含义(或定义)均未有非常明晰的界定,也被大部分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智能城市”的建设。 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或者研究机构,都倾向于将“智慧城市”看作为被技术智能化的城市,即“智慧城市”建设若想建设得更加成功,关键在于技术的应用;部分人或站在互联网、物联网甚至数字化的角度,将“智慧城市”建设看作是对网络的重要建设;甚至有另外一部分人,则站在民生的角度,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有人的参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创新。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智慧城市”,其出发点和侧重点几乎都是各抒己见。但是,不论观点有几种,对“智慧城市”的理解,都不能片面地视其为城市的智能化。 于是,重新理解上文提到的谷歌董事会主席和苹果首席执行官所陈述的语言,便更容易了一些:人与技术、技术与城市、人与城市,都不只是将城市建设的更智能化所能解释得了的。从人的心理需求上来解释“智慧城市”建设,它便是在数字化、网络空间里,以人为本,以持续创新而有的新的城市被智慧建设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所以,“智能城市”只是“智慧城市”当中,以技术为重要单元,所有的城市形态之一。站在城市化这个更宏大命题来看“智慧城市”,城市的智能化是解决城市诸多问题所必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然而,城市的智慧建设却并不是以技术为核心,而是上文提到的以人为本,以不同的形式促使城市运作合理、有效,以及促进城市社会的友善、和谐发展,以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而之所以将“智慧城市”的一方面放在“智能城市”的角度来看待,我想,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便是,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的更“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所以,不仅“智能城市”成了以技术为主要手段,来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之一,也成了人们追求更加便利生活方式的方向之一。 但是,正如上文所言,“智能城市”始终无法代替“智慧城市”,而只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技术应有的成果之一。正如《人工智能》中所言的,智能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无法使人与技术、技术与城市实现无缝交互,而它们应该在互相磨合中,寻找一切与城市有关的智能化设备真正地和城市走向人性化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2、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从当下的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的智能化在未来已经成为最大趋势,当然,这是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的。所以,“智慧城市”便有了一如上文提到的“智能城市”建设,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与融合应用。 而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则需要更为重要和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来实现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 也就是说,以社会发展为最基本需求,来产生价值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随着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在逐渐以知识社会环境为背景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将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所以,“智慧城市”不仅不是简单的“智能城市”,更非“数字城市”。同样,从技术的视角来看待数字城市,它是完成“智慧城市”这个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前的初级形态,即最为基础的信息化全面延伸的形态。而从目前的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确处在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的过渡阶段。 数字城市虽然让城市这个更大主体的内部之间初步实现了信息透明以及随着网络帝国的崛起,让城市逐渐实现了数字信息的互通往来。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一个数字化的城市,便能促使城市的运作、管理更精细和更人性化。 所以,数字城市较“智慧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待矫正的缺陷,也无法将已经达到的数字城市,只是简单地包装,便一跃就被称作了“智慧城市”。否则,不但不合乎“智慧城市”的建设逻辑,反而成为了贻误城市向着更完善城市的方向发展的绊脚石。 从目前来看,正如大部分人认为的,数字城市只是通过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与城市各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再现传统城市,并没有真正地实现人对感知的获得,而若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则需要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作的自动、实时和全面透彻的感知。 再者,数字城市只是提升了每个行业的信息互通,但是并未真正达到各行业之间的融会贯通。而智慧城市则恰好是打破行业分割、相对封闭的信息化架构,从而趋向更开放、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的整体效能。 另外,从技术和信息应用的视角出发,数字城市其实和上文所提到的智能城市并未有大的区别,它们都将是对技术的更深入的使用。然而,智慧城市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两者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更持续和人性化的城市运作的效果。那么,此时,便不得不在更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进而创造出更具公共性和独特性的价值。 “智慧城市”强调的则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后的成果,更加注重市民的参与、大部分人的感知,在以人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中、智慧高端产业的发展、高效的服务体系和持续的创新力。也由此,从过去的农业社会到后来的工业社会,再到之后的知识社会,才从真正意义上完成更智慧的社会变迁。智慧城市也由此得以实现。 3、“智慧城市”的未来更在中小城市 目前,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已经小有成效。在国内较发达城市和区位有着明显优势的城市,都在“智慧城市”建设这条路上,走得更稳也更加长远,比如一线城市北京、开放城市上海、深圳以及诸多的沿海城市,然而其他内陆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并没有走向“智慧城市”建设这条路,甚至基本的数字城市也很难达成。 之所以会出现分布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智慧城市”这个概念还存在疑惑,并没有真正理解智慧城市真正的含义,从而误认为“智慧城市”就是技术操作下的城市的智能化,没有技术,便无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准确的。从一开始,“智慧城市”概念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之路的,一如上文提到的,是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 在《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作者就英国的工业社会的变迁,提出了一个耐人寻问的观点:旧的工业社会,从摒弃农业社会而来,一个新的工业社会,就是一个不容乡情的社会。事实上,这句话并非特指工业社会是不顾人情感需求的冷漠发展,而是在言,随着工业社会的变迁,知识社会会在工业社会之后,重新让农业(乡情)回到城市的舞台中央,以达到城市的更智慧的发展。因为,在很多人的固有观点里,我们都无法否认农业给城市带来的贡献,一个更智慧的农业,甚至一个更智慧的小城镇,都将是对城市诸多问题进行解决的关键。 在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更多原因,则是为了实现中国的乡村振兴,或者实现中小城市的人口回流,借助智慧高端产业、技术的高度集中。所以,在一部分学者那里,便认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意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需求,以达到实现城镇化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城镇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所以,从以上方面来看,介于对人和更宏大的城镇均衡发展这两个主体的考虑,“智慧城市”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在中小城市,而不是当下已经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逐渐完成的“智慧城市”。 而且,“智慧城市”除了是对技术的应用,更是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智能解决。那么,从当下各方力量引领流动人口的走向来看,流动人口的未来去向必然是中小城市,所以,中小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或将成为可能,也将成为各方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正如《人工智能》的作者所言的,各方技术投资商,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在内。所以,从上面的语言可以看见的是,“智慧城市”的未来并不一定在发达城市。“智慧城市”实践的未来更应该在需要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小城市。因为,流动人口的未来归宿在那里。让一座城市变得更好,便首先要让城市变得更智慧,也更有生命。而“智慧城市”则需要智慧地建设,用更开放的格局、融合发展的创新思想、更清晰的概念。   出自:CPS中安网

联系我们

 

案例展示

 
Copyright @ 山东超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山东超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7041491号
咨询热线 0531-58185350  微信公众号:chaoyuxinxi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华阳路69号留学人员创业园1# C412
1